二維思考與三維思考

作者:曹鴻輝

數年前英超一場聯賽曼聯對車路士,朗尼在禁區外起腳,球直飛死角,給施治撲出,旁述員說:「犀利喇!施治飛身撲出一個必入嘅世界波!」我頓時覺得有些好笑,必入又怎可以撲出呢?似乎非常矛盾。

矛盾典故出自〈韓非子・難一〉,『楚人有鬻楯與矛者,譽之曰:吾楯之堅,莫能陷也。又譽其矛曰:吾矛之利,於物無不陷也。或曰:以子之矛陷子之楯,何如?其人弗能應也。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』。當然韓非子創作這是寓言,是另有反帝制寓意,現暫且把其寓意放下不談,談這寓言的語法。

其實,矛盾只存在於發問『以子之矛陷子之楯』的人心中,並不存在於『鬻楯與矛者』的楚人身上。賣矛與盾的人雖然是過譽,賣花讚花香,但他的意思其實是想表達他的矛可以刺穿其他非他所造的盾,而他的盾則可以抵禦其他非他所造的矛,他希望有人同時買他的矛與盾,便不會自相矛盾。

楚人的矛可刺穿其他非他所造的盾,與他的盾可抵禦其他非他所造的矛,是兩個並不重疊的語言層面,若把它們像照片一樣放在二維空間重疊了,才會出現衝突。

回說施治飛撲的那一球,那旁述員實際上是說假若是其他守門員,這一球必然會射入的意思,同樣把兩個語言層面重疊了。

很多時,我們面對一些事情,經常會用二維思考去觀看它,把解決問題的層面弄錯,引起更多誤會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1-21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二維思考與三維思考』

 

數獨啟發思考的趣味

作者:曹鴻輝

數獨遊戲

數獨遊戲早已廣受歡迎。由於遊戲規則簡單,每個遊戲又變化多端,的確引人入性,有益身心,尤其是在鍛煉腦根靈活方面,甚有幫助。鍛煉腦根靈活,主要是就是先要排開執著,腦根才有靈活的空間,才有空間來辨理,能夠辨理才可以作邏輯思考。

所謂邏輯思維,其實並不高深,這是一般人生活的方式,古已有之,而且動物都是用這種方式生活。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,就是因為人類有一種創意能力,比其他生物強很多。這種創意能力可稱為前邏輯思考,即是建立邏輯之前的一種思維狀態,從而建立新理或邏輯。前邏輯思考是天生的,嬰兒自出娘胎後便是靠這種能力認識世界,同樣也是人類成長中求學精神的根,也是創新發明能力的源。

先說回邏輯,邏輯思考可以說是在某特定的法則下,依從法則所建立的事物關係,按這關係推斷結果的過程。例如算術,用四則運算來建立數字的關係,憑這關係便可推出運算結果。

數獨遊戲是一個9×9的方格板,橫9列每列9格,直9行每行9格,總共有81個方格,另外,這81個方格再以井型畫分9個3×3的井區,81個方格中有些已給出1至9的數字,有些方格留空。數獨遊戲便是依遊戲法則,用1至9的數字來填滿所有方格。遊戲法則就是這9×9的方格空間,橫豎9格或每個井區內的9個數字不能相同,遊戲便是按這法則把所有空格填滿。

遊戲一開始時,面對著方格板,思想是一片模糊,既有的數字之間是不知其理,即是不知它們的關係,要慢慢靜心一下子,有些數字之間的關係才逐漸呈現出來。這種經驗,就有如走進黑房中,開始時眼前一片漆黑,眼睛逐漸適應後,事物便慢慢重新呈現在眼前一樣。

這便是前邏輯思考了。老子所說的『致虛極,守靜篤』,原來只是講述這種思考法,這裡所謂『虛』,是指腦海虛空,排除雜念,因為雜念會佔據腦海,使腦海運作空間減少,『虛極』就是指腦海極空虛的狀態,這時感官所接收的訊息,便可以走入腦海,腦海空間越大,可容納的新訊息便越多,但此時這些新訊息仍然是雜亂無章,好像一杯濁水一樣,靜下來讓它沉澱變清,新訊息所組合的畫面便出來,為意識所察覺,這便是『守靜篤』了,所謂『靜』,是說這時充滿雜亂無章訊息的腦海靜下來的意,亦即是平時說的心靜,『靜篤』便是腦海平靜至清晰為止,這便是廣東人說的「心水清」。眼睛在黑房的適應過程便有如這樣子了。

玩數獨遊戲開始時,同樣也是這樣,待一刻適應後,數獨遊戲中的數字關係會浮現。覺察到這些既有數字的關係後,才能夠依著法則,用邏輯推理來找出空格應該填上甚麼數字。

 

基本邏輯推理方式

數獨遊戲的基本邏輯推理方式,凸出的有交叉對應法(X法)、獨缺法(R法)、歸中法(C法)三種。

首先,先定義座標及位置。9×9方格板的左上角為座標零點,向右為x座標,稱為列,向下為y座標,稱為行,位置定義為f(x,y) 。另外,3×3井區也是由左上角作為排列起點,第1列第1個井區為I,第1列第2個井區為II,第1列第3個井區為III,第2列第1井區為IV,如此類推為V、VI、VII、VIII、IX,如下圖,這樣便可以方便說明。

第一種:交叉對應法(X法)

X法比較直接和簡單,是開局常用的方法。以下例1示範X法,目標在井區IX。第7列已有2,第9列已有2,第7行已有2,交加相除餘下可得知f(8,8)=2。

   

第二種:獨缺法(R法)

R法看似簡單,在開局容易覺察,反而到中局時,會大意忽略,要細心觀察才可以看出來。已填上的數字稱為顯字,因為到了中局,顯字多了,反而會疏忽了一些簡單的基本方法。以下例2示範R法,目標在第7列。第7列有4個空格,第1、3、9行已有3,相對餘下可得知f(6,7)=3。

   

第三種:歸中法(C法)

C法在這三種基本邏輯推理方式之中,難度比起前二者稍高,一時之間是難以覺察。以下例3示範C法,目標在井區VIII。空格f(5,9) 相對應有1、2、3、4、6、7、8、9,可得知f(5,9)=5。

   

犯錯重複填字

不過,玩數獨遊戲的人,都會有犯錯的經驗,最普遍是同一行、或同一列、又或同一井區內出現相同數字。其實整個遊戲方格板面積並不大,可說是全入眼簾,早前填了的數字,為甚麼會看不見,會犯錯再填上一次呢?是因為在玩時,注意力只集中在某部分,先前填了的這一訊息,其實同樣由雙眼所『視』接收入了,但未為意識察覺,『視而不見』,只是以下意識訊息形息接收,到後來腦海空間稍為虛空時,這訊息重新走入腦海,才為意識覺察,才『見』。用廣東俗語說,這便是「眼大睇過龍」,又或者可說是粗心大意。有這經驗的人,便會警惕,下一次會細心一些,逐漸,這種填上相同數字的情況便會減少,犯錯的機會便會大減。

 

遊戲進階

初階數獨遊戲,用前述這三種基本功已勝任有餘,能完成任務。但是,當覺得初階不外如是時,便想升級,玩一些難度較高的了,但這時候,前述三度板斧,可能已難以應付,到了關鍵時刻,會發覺這三種基本方法怎樣也解不開,此時面對難關,便會停下來問一問,到底還有甚麼方法呢?

當遇到難關時,就好像眼前一黑,甚麼也看不見,摸不到出路,回到混沌初開一樣。其實這些新的邏輯推理方式,同樣也依從遊戲法則,只是不像基本方式那樣直接,而是間接,甚至是間接再間接,難以第一時間覺察出來。在這時候,便又要像《道德經》16章所說『致虛極,守靜篤』,讓心靜下來。其實破解方法亦一樣早已從眼吸收入體內,只是『視而不見』,停留在下意識階段,未為意識覺察,在心至虛至靜時,這些下意識訊息會和原有對遊戲認知的知識,同時沖入腦海,這便是16章隨後所說『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』,讓內心審視有沒有合理的訊息排列組合出現,最後有可能會靈光一閃,突然間解答便出現在意識中。不過這些所謂難關,有時其實只是用那三度普通板斧便可以解決,只是大意看不見,心靜下來時也會靈光一閃地出現。

以筆者經驗說來,已找到近五至六種二級難度的邏輯推理方式,其中有些甚至可以定義為三級難度,而且,同一種推理方式的變奏亦不勝枚舉。老實說,筆者還有些關破不了的,所以可以肯定,這遊戲所蘊藏的邏輯推理方式,當然不止此數。可以說,探索數獨遊戲的趣味,無窮無盡,變化多端,而遊戲的趣味性,就是來自一瞬間思維上的創新和發明。而這些新發現,積存下來,便建立及擴大自己的遊戲「知識世界」,開局時面對一般情況,會玩得越來越嫻熟,越來越快。

而在面對難關時,平心靜氣從「知識外世界」中探索,便是《道德經》1章所說『故常無欲以觀其妙』。所謂創新發明的出現,建立新知,便是《道德經》40章所說『有生於無』。而建立新知,就是打破既有的知識局限,讓「知識世界」不斷擴大,便是《道德經》1章所說『常有欲以觀其徼』。

數獨遊戲的趣味,不僅在於完成遊戲,而更在於尋找和發現這些破關的新邏輯推理方式,挑戰難度。比初階稍高的二級難度遊戲,往往遇到一度難關,破關後,便可以直搗黃龍。難度級數再高的遊戲,可能會遇上兩三重難關,才能完成遊戲。更高級數到了魔鬼級的,甚至步步艱難。

回到數獨遊戲這話題來,前述三種基本邏輯推理方式,是初學者明白了遊戲規則後,最容易領悟和掌握的玩法。掌握了玩法,就是掌握了這遊戲的知識,那麼,這三種基本邏輯推理方式,便是初學者從無到有所建立了自己的遊戲「知識世界」。初學者玩初階遊戲時,都憑著這既有「知識世界」的知識,來檢視遊戲,一步一步的填上答案。

用「前邏輯思考」去解釋,是那些下意識訊息在沉澱的過程中,漸漸形成自然組合,出現一種理,讓你可以理解。這便是『致虛極,守靜篤』的整個過程了。說多了,現在用些實例來說明一下,各位看官亦可以自己試試玩,只要嘗試玩玩數獨遊戲,便會有所體會,個中滋味,只能夠自己體味,有如學太極拳一樣。

這數獨遊戲對練習靜心,有很大功效,進而面對其他情況,也會自然靜心,較容易觀察事物底蘊,明辨不同層次的機理。現時中學開始有通識教育,培養學生分析能力。其實所謂分析能力,就是將雜亂無章梳理,整理出一分析結果來,這也是前邏輯思考的過程,培養出一種靜心態度,分析能力便會強。玩數獨,可說是寓教育於遊戲了。

 

例子

以下例4,目標在井區I。第2行已有6與9,第1列已有6與9,交加相除餘下f(1,2) 與f(3,3) 二空格必然為6與9所佔據。其餘f(2,1)、f(3,1)、f(3,2) 為3、4、5。看4,用X法,可得知f(2,1)=4。

     

以下例5,目標在井區IX。第9列已有2與8,第9行已有2與8,交加相除餘下f(7,7) 與f(8,7) 二空格必然為2與8所佔據。其餘f(9,7)、f(7,9)、f(8,9) 為4、7、9。看4,用R法,可得知f(7,9)=4。

     

以下例6,目標在井區VI。第一步先看井區IV,第4列已有6,第3行已有6,交加相除可知6在第6列 。第二步再看井區VI,用C法,空格f(8,6) 相對應有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,可得知f(8,6)=1。

     

以下例7,目標在井區VI。第一步先看井區III,第8行已有1與6,相對可知f(9,1) 與f(9,3) 必然為1與6所佔據,再看井區V,第6行已有2,第6列已有2,可知2在第5列。第二步,由第一步可知2已在第8行及第5列,看2,用X法,可得知f(9,4)=2。

     

以下例8,目標在井區VI。第8行已有2與4,第9行已有2與4,相除可知餘下f(7,4) 與f(7,5) 二空格必為2與4。看6,用R法,可得知f(9,6)=6。

     

以下例9,目標在井區VIII。第5行已有2與7,相對可知f(4,9) 與f(6,8) 必然為2與7所佔據。其餘f(5,7)、f(5,8)、f(5,9) 為3、4、5。用C法,空格f(5,9) 相對應有3、4,可得知f(5,9)=5。

     

以下例10,目標在第1行。第一步先看井區XI,第9列已有7與8,第9行已有7與8,交加相除餘下f(7,8) 與f(8,8) 二空格必然為7與8所佔據。第二步,看4,相對可知4在第9列,再用R法,可得知f(1,8)=4。

     

以下例11,目標在井區VI。第一步先看井區IV,第1與3行已有3,可知f(2,4) 與f(2,5) 二者其中必有一為3,再看井區V,第4與6行已有3,可知f(5,4) 與f(5,5) 二者其中必有一為3。第二步,由第一步由此可知3在第4列,再用R法,可得知f(9,6)=3。

     

 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4-15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數獨啟發思考的趣味』

粵語有助認識古代文化

作者:曹鴻輝

粵語歷史源遠流長,早已是已知的事實,都已視為常識,一般人不再多談。不過研究三代文化,面對簡潔行文,初時像是墮入五里迷霧中,卻有幸靈光閃出。筆者是地道的廣東人,察覺有些古文字表達方式或字義,竟有些像粵語,於是便從這方向出發,詳加觀察和分析,前路亦逐漸明朗。現在此略說一些梗概。

一)單字詞

自五四運動後,書面語逐漸普遍採用語體文,但一些傳統文化卻逐漸流失。語體文很多時習慣用雙字組合詞或多字組合詞來表達一個意念,發展下來,組合詞中的單字原意會漸漸埋沒,行文上亦會失去文字的組合自由。

中文古字創制,是一字一基本原意,再在不同情況的用法上,衍生出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層衍生意思。譬如『道德』一詞,現已習慣作組合詞用,作為行為規範的意思。事實上,『道』與『德』本是兩個獨立概念。『道』的最基本原意,是人意識所總結出的自然存在方式,而『德』是人從這自然存在方式中,領略出有利於生存的知識。歷史發展,『道』與『德』再衍生出養生、人際、社會、政治、經濟等不同層次的衍生意思。

香港一直是語文分家,書面語採用語體文的同時,幸好口語仍沿用粵語,粵語正保留著這種單字詞文化,方便擺脫組合詞的約束,在閱讀古文時,思考便靈活多了。

二)四聲詞類用法

漢字有平上去入四聲,粵語更有陰陽,平仄分作九聲。四聲平仄是很重要的中國文化傳統,慶幸粵語把這種重要文化保存下來。現今中文字的北方發音,除沒有了入聲外,平上去聲在一些文字上已改變了,至於粵語,四聲平仄大致上仍依舊沒變。所以廣東人依傳統韻目及平仄格式寫詩填詞,來得得心應手,因為這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但四聲的重要性,並非寫詩填詞,而是重要的一項文法內涵。口語是比文字更早的溝通工具。而人類互相之間溝通,表達一個完整意念,無論是哪一個民族文化,都是用一句完整句子來完成。英文或其他歐洲語言,具體整理出一套文法來,其實中文無論今文古文,同樣具有差不多一樣的文法,同樣有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代名詞、副詞,甚至主動被動詞,時態等,因為同一個意念,就應該會用同一個文法結構表達,不同民族只是用上不同文字形式表達而已。

中華民族在文字出現前的農業社會,生活已開始複雜,時人早已因為溝通而發展出一套語言來,只是在獨特的環境中,發展出一種一音一義的語言,在這基礎上,某一字所衍生出來的詞類轉變,便用四聲來表示。文字出現後,這種四聲轉化的文法法則仍然存在。而詞類四聲轉化,有些仍沿用同一文字,有些則會另創一字來表示。文字有文憲保存下來,而這套獨特的文法法則,文字上沒有附加標記,只用口語來保存。自清朝立國後,北方語系受到外來文化沖擊,這四聲轉化的文法法則已蕩然無存,只有其他語系的方言還保留著。這便是所謂文化痕跡了。粵語中,便發現很多這樣的字例,同一字的如下表1,不同字的如表2。

用作名詞(平聲) 用作動詞(去聲)
中央 中計,中箭
和平、祥和 和應
空間 間格,間諜
衣服 衣錦還鄉
數字三 三思而行
妻子 妻之
喪事 喪失
當然 當作
應該 反應
名稱 相稱

表1

用作名詞(平聲) 用作動詞(去聲)

表2

回顧歷史,當文字大行其道之後,便轉而著重文字溝通,這種四聲轉化的文法法則雖然仍有保存,但亦逐漸沒落,不再應用,甚至連一些古字原有的詞類轉變,也視而不見,字義因而流失,引起誤解。

如《道德經》63章『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』。當理解到春秋末封建制度下的社會狀況後,了解到這『怨』字不是指個人恩怨而是指民怨,而『德』字是指政權履行其照顧人民的社會責任,又其中所謂『小』,是指社會地位卑微的低下階層,『少』字是他們勞力所得少,才推斷出『大小多少』中的『大』字與『多』字是動詞。『大』是指提升當時低下階層的社會地位,消除階級觀念,邁向平等。『多』是指不再抽重稅,還原人民應有的那麼多的勞動所得。貫徹中國古代文化『德』字的「權力社會責任」理念。而『大小多少』一語若按慣用的形容詞來理解,『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』是沒法解得通順的。

三)保存古文字義

《道德經》16章有『萬物並作』,37章有『化而欲作』,到底這兩句中的『作』字作何解呢?粵語便有答案。這『作』字並不同於2章『萬物作焉而不辭』中解作勞動的『作』字,而是指「醞釀」。

粵語便有「作動」,指孕婦快要臨盤前的下盤陣痛,醞釀快要生產。「作病」,指身體開始感覺不息前的不舒服感覺。「作怪」,罵小孩子有些異常表現,可能會作出一些頑皮事來。「作死」,與「作怪」差不多,像在找死。

16章『萬物並作』是指作「前邏輯思考」開始時,心靜下來後,醞釀『沖氣』的過程,自然引導下意識訊息『氣』走進腦海。

古文中,『變』是指量變,『化』是指質變。37章的『化而欲作』,是指社會有跡象顯示壞的質變開始醞釀,下一句『吾鎮之以無名之樸』,便說在這時候,要作「前邏輯思考」,用創新思維來化解這種質變,讓社會回復自然狀態。因篇幅有限,下句留待日後再作詳解。

最後總結一句,認識到單字詞原則及四聲詞類用法後,便意識到了解上古時代文化,必須要將現代中文字用法的固執拆除,解開文字的束縛,才可方便閱讀古文真正所表達的意思。這便是老子所謂『致虛極,守靜篤』,排除固執,心靜下來後,由二維思考立體化,擴闊到三維思考,真正與古人溝通。

整個理解過程,都是用「前邏輯思考」靜心體會出來。本文指出的只是剛發現的一部分,可能還有未發現的仍隱藏在其中,這些隱藏的資訊便是『氣』。明白到這個道理,又怎可以隨便把方言毀諸一旦呢!

保留粵語,尊重方言,並不是一個感情的問題,而是一個很實在的文化傳承問題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5-06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粵語有助認識古代文化』

 

方言是民族語言的母親

作者:曹鴻輝

母語這話題,應是英治時期的香港才應該有,現在還談論母語問題,實屬荒謬,給人感覺這話題已有些異化。

上世紀70年代前,香港中文中學為數不多,大部分中學都採用英文教科書,原則上,上課時都是採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。隨著60年代末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的發展趨勢,母語教學亦成了話題。畢竟在當時,從來沒有人爭論母語是甚麼。之所以沒有爭論,就是已經約定俗成,母語就是指本地話,即是粵語。約定俗成便是文化,文化是與生活分割不開的。

香港的語言文化,是上承數千年中華文化大系,一直都是語文分家,即是口語和書面語並不全然相同,不獨香港如是,中華大地其他地方都如是。中國幅員廣闊,不同地方有不同鄉俗是自然的事,有不同鄉音,亦十分自然。鄉俗是留的,書面語可走,這樣子,一方面書同文,一方面又尊重各地鄉俗,語文分家就是建立在這基礎上,而書同文,亦從來沒有以某一地方的鄉言表達方式來規範作為書面語。語文分家,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和諧文化,亦反影出各地的鄉言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,一視同仁。

而自五四運動起,書面語逐漸加進語體文,縱使如此,語文分家的傳統仍然保留著。上世紀70年代香港所說的母語教學,實際上是指書面語採用語體文,口語採用本地話,即是粵語。這亦是香港一直以來的中文語文環境,印刷媒體如報紙雜誌等,絕大部分採用語體文,粵語只留在口語上,社會亦一直相安無事。

所謂母語,是嬰兒成長時期牙牙學語,從親人口中所學來表達自己的語言,即是口語,也即是鄉音。而一個地方的母語,其實是指地方上大部分人共通的口語,即是指社會通用語,在香港,也一樣是指本地話粵語。粵語不錯是一種方言,但也是香港這一個地方的母語。若說香港的母語是漢語,那便語焉不詳了。

漢語一詞,最早見於《後漢書。荀韓鍾陳列傳》「著禮、易傳、詩傳、尚書正經、春秋條例,又集漢事成敗可為鑒戒者,謂之漢語」,不過此所謂「漢語」,意思只是說荀子十二世孫荀爽寫了一本書叫《漢語》,記錄漢朝政治得失而已。漢語一詞,在漢後廣為用作中國人所用口語的意思,唐白居易便有詩說「忽聞漢軍鼙鼓聲,路傍走出再拜迎。遊騎不聽能漢語,將軍遂縛作蕃生」。

事實上,自漢後直到現在,中國人都習慣用漢人來自稱,以別於胡人或外國人,說話則稱漢語,以別於胡語或外國語。可見漢人或漢語都只是泛稱,不論哪個省籍人士都稱為漢人,因為語文分家,所以不論哪種省籍的方言都是漢語。對外國人而言,漢人的母語是漢語,當然是對的,但對於一個多方言的民族來說,具體落到地方上時,母語自然是指方言了。

近日有話說「粵語只是方言,香港人是中國人,中國人的母語是漢語」,若粵語是傳統泛稱漢語的其中一種,這話便是普通常識,如「母親是女性」一樣,根本不用煞有介事的說出來。現在煞有介事的,只有令人聯想到香港人一直所傳承的傳統文化會面對突變,一是寓意粵語不再是漢語的其中一種,又或者是漢語的定義有變,使粵語不再是香港人的母語。

若粵語不是香港的母語,這即是說香港人的下一代,自嬰兒開始牙牙學語,所學的不再是粵語。這是徹頭徹尾的一種文化自戕,因為這樣,才為世所驚訝。文化是自然演變,不可能是突變的。老子說「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,悠兮其貴言」,在位人士要慎言。

其實,方言不只是發音上有別那麼簡單的一回事。橫斷來說,方言是地方生活點滴的累積,這種生活累積存在腦海裡,作為說話時理性表達的基礎。縱觀來說,方言之能夠活到今天,是歷史文化的繼承,有根的,有生命的。很多歷史或文化痕跡,會依附在口語上流傳下來,同樣也是說話時理性表達的文化基礎,只是習以為常,平時不覺甚麼而已。而這些歷史或文化痕跡,就憑著生命尋根,可能會是古文留白的顯影劑,可讓人更清晰了解自己的文化淵源,且待有緣人來解讀。所以必須好好保存方言才是,不單是粵語,是所有方言。方言才是一個民族語言的母親,應該得到尊重,而不是因為地方性,而變得次要。

 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5-18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方言是民族語言的母親』

漢語尋源問四聲

作者:曹鴻輝

語言一直都是自然發展、演變及變化,近日忽然無風起浪,有言論說甚麼香港人的母語不是粵語,而是「漢語」,頓覺突兀,有些不太自然,有必要對漢語、方言、母語等詞彙加以了解,並從文化中尋根,便可明白香港人的母語就是粵語,同時,粵語之於文化,是應該保存。

近代學者研究文字四聲,都用音韻學角度來推斷四聲歷史。清孔廣森有「古無入聲」說。及後,段玉裁首倡「古無去聲」說,認為周秦漢初,聲調只有平上入,沒有去聲,直到魏晉才產生去聲。江有誥起初認為古無四聲,但後來斷定「古有四聲」。黃侃提出「古音兩聲」說。王力同樣承接段玉裁的觀點,在「古無去聲」說的基礎上提出「長入短入」說。胡安順則上接江有誥、王念孫、周祖謨的觀點,主張「古有四聲」,其主要證據就是《詩經》用韻的嚴格統計。

無論這些學者推斷「古有四聲」抑或「古無四聲」,綜觀他們的論述,都集中在行文寫字、或作詩填詞作為論理基礎,都忽略了語言的重要功能就是溝通,忽略了『四聲』有其文法上的重要性。『四聲』受文人注意,只是魏晉南北朝時候開始。

北宋〈太平御覽。敘文〉便有記載,『《齊書》曰:陸厥字韓卿。少有風概,好屬文。時盛為文章,吳興沈約、陳郡謝朓、瑯琊王融,以氣類相推轂。汝南周颙善識聲韻,約等文皆用宮商,將平上去入四聲,以此制韻,有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,五字之中音韻悉異,兩句之內角徵不同,不可增減,世為「永明體」』。南朝齊人陸厥初談四聲,就是從行文的角度作專論。

按清朝〈康熙字典。音部〉「韻」字目中便說『自晉以後,音降而爲韻矣。至韻書之最古者,莫如魏李登《聲類》,晉呂靜倣其法作《韻集》,齊周顒始著《四聲切韻》,梁沈約有《四聲》一卷,隋秦王俊有《韻纂》,陸法言有《切韻》,至唐孫愐《唐韻》出,而諸書皆廢』。自魏晉起文人開始注意文字聲韻,之後韻書陸續出現,下開唐詩宋詞元曲等韻文的新風尚。近代學者就是在這種局限環境中,研究音韻學,就算知道有四聲別義等其他功能,亦不以為要,所以對『四聲』的論述,並不全面。

東漢王充〈論衡。對作〉說『倉頡之書,世以紀事』,中國文字,初時只是為紀政事而創製,言下之意,文字創製之時,口語表達的語言已經存在,而且更源遠流長。事實上,自然界中不論飛禽走獸,大都以聲音表達意思或溝通,更何況是人類。軒轅黃帝前,頗具規模的農業社會早已形成,人與人之間交往,所表達的事情已複雜,以口語作為溝通工具,文法應該已經非常健全。

南北朝梁朝劉勰〈文心雕龍。聲律〉說『夫音律所始,本於人聲者也。聲合宮商,肇自血氣,先王因之,以制樂歌。故知器寫人聲,聲非學器者也』。劉勰亦理解到『四聲』早於帝王時代出現之前已存在,之後才有『五音六律』制樂。而史前『四聲』的存在,四聲別義及四聲詞類轉變,自然是文法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,亦由此而論證中國「古有四聲」。所謂『肇自血氣』,即是發自內心而表達出來,因而成聲。

之前《太平御覽》記述《齊書》的一段文字中,說『約等文皆用宮商,將平上去入四聲』。其中的『將』字,習慣了四聲詞類轉變後,一望而知便是動詞,讀去聲如將領的『將』,作領導解。此句意謂沈約行文有音樂性,用『五音』來帶領著平上去入四聲。這亦足以表明『四聲』是有音階差別的,並可隨心使用不同詞類來表達文意。

四聲別義及四聲詞類轉變,是古文文法的重要一環。粵語保存了中國古代『四聲』特質,這一文化內涵,使廣東人對四聲別義及四聲詞類轉變比較敏感,方便對古文字的理解,方便對古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研究。這便是粵語之於傳統文化的重要性,應該得到尊重和保存。

其實中國古代對發聲早有研究,〈黃帝內經。憂恚無言〉便說『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者也。會厭者,聲音之戶也。口唇者,聲音之扇也。舌者,聲音之機也。懸壅垂者,聲音之關者』。所謂『律』,即是定音或音高(Pitch)。所謂『音』,即是音階(scale)。所謂『聲』,即是音色(Timbre or tone color),即是發聲器具所發出的獨特音質,使人分辨所發出聲音的本質,如琴聲、簫聲、人聲、貓狗聲等,在於口語的『聲』,即是如唇齒等所形成的聲,『聲』配上『五音』便是『五聲』,使人明白每個發音的文意。

甚麼『五音六律』,古書記載甚詳。〈周禮。春官宗伯〉說『大師:掌六律、六同,以合陰陽之聲。陽聲:黃鐘、大蔟、姑洗、蕤賓、夷則、無射。陰聲:大呂、應鐘、南呂、函鐘、小呂、夾鐘。皆文之以五聲: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』。

〈史記。律書〉說『律數:九九八十一以為宮。三分去一,五十四以為徵。三分益一,七十二以為商。三分去一,四十八以為羽。三分益一,六十四以為角。黃鐘長八寸十分一,宮』。六律如『黃鐘』等的定音是可知的,在特定管徑下,管長『八寸十分一』所定的音是『黃鐘』。『五音』音階是音的關係,以『黃鐘』為『宮』,用三分損益而生『商、角、徵、羽』,用西方樂理可更方便說明,『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』,即是「do, re, mi, so, la」。而『黃鐘』定音後,用三分損益法便可產生十二律,這只是一般物理知識而已。

〈黃帝內經。脈要精微論〉說『與天地如一,得一之情,以知死生。是故聲合五音,色合五行』,『五音』入言是人的自然性情所致。〈黃帝內經。鍼解〉說『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,六律有餘不足應之』,音頻頻譜是連貫的,『五音六律』以外的音,便是走音,不能入言,會令人難以理解或產生誤會。另外,〈黃帝內經。九鍼論〉說『五者,音也。音者,冬夏之分,分於子午,陰與陽別』,口語中聲調有陰陽,亦早已存在。不過要指出,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『五音六律』,是關乎人體疾病診斷,但理論與語言文化同源,同出一理。

五聲音階是音的關係,當『宮』音定了,即平聲定了音,四聲才能夠確定。懂打曲的人便明白,平聲字與其他平聲字之間沒有關係約束,接續的平聲字或用平聲字重新起句,可選用別的音階,不受太大限制,仄聲則不可。平聲字定了,仄聲才能辨明,一切可用聽覺接受程度來判別。廣東人在這種帶有『五音』的母語環境中自幼成長,對『五音』是非常敏感的。小孩上學時,若老師單憑英文拼寫來自忖班上學童的名字時,若『五音』或『四聲』不對,小孩便會立刻大笑起來。這便是傳統和文化了。

粵語保存古四聲特點較多,若談陰平陽平,音高相差八度,普通話陰平陽平相差只有二度。粵語陰平與陰去相差下行三度,陽平與陽去上行二度,而普通話陰平與去聲是相同音高。基本上普通話『四聲』的『五音』已不整,較不受音階約束,所以用普通話填入曲譜較容易,而粵語『四聲』仍受『五音』約束,所以粵語入樂難度較大。正如《齊書》談沈約一樣,粵語仍然保留『皆用宮商,將平上去入四聲』這一漢語文化傳統。而普通話的『四聲』,保留了『四聲』之名,卻與傳統『四聲』有很大出入,談『四聲』只著眼於送氣清濁徐促,很少談音高。傳統『四聲』在北方語系中失傳,相信是受北方外來文化所影響。『五音』入『四聲』是中國固有文化特質,通於古今,所以粵語是不能廢。

最後,現時把官話稱為「現代漢語」,給「漢語」一詞一個新定義,這無不可,但亦要注意傳統「漢語」的定義及對方言的包容和尊重。傳統以來,中華民族各朝代都有「官話」作為官方語言,約定俗成,從來沒有人有異議。而傳統上,「漢語」一詞只是漢族語言的泛稱,包括所有方言。「官話」與方言是共存的。因元明清三代,都定都北京,亦定了用北方話作為「官話」,這種「官話」沿用至今天,只改稱為「現代漢語」而已。而西方所謂的母語(Mother tongue) ,是指自出娘胎所學的第一語言,其實即是方言。沒錯,對外國人而言,香港人的母語是「漢語」,此處「漢語」一詞只是泛稱,而不應是指「現代漢語」,而香港的「漢語」就是方言粵語,所以香港人的母語是粵語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5-29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漢語尋源問四聲』

秋月無邊說文言

作者:曹鴻輝

南音「客途秋恨」開頭兩句,『涼風有信,秋月無邊』,本身對仗成聯,且頗有詩意,但領略詩中意,又有幾人。

文字或詞語,經過時間沖洗,意思可能會走了九曲十三彎,望不見其義。在此用個有趣的例子,便可明白。在八九十年代香港,流行過一輪「大蘿蔔褲」,外來人多數以為這種褲的褲管粗褲腳窄,像蘿蔔一樣,故名。其實時人都明白「大蘿蔔褲」初時因為坐圍闊,相信在女人街,笑稱之為「大Law Pat褲」而起,而「Law Pat」就是屁股。何故屁股又稱為「Law Pat」呢?原來屁股像兩個大柚子,大柚子跌在地上時,會碌碌滾轉,所以廣東人稱大柚子為碌柚,而說屁股時再轉稱為「Law柚」。說回「大蘿蔔褲」,若直呼「大Law柚褲」,有些「不雅」,而小孩打屁股Pat Pat有聲,所以小孩的屁股又稱為Pat Pat或Law Pat,所以這種褲稱為「大Law Pat褲」,夠諧謔,亦不算太礙耳,但寫出來用英文也不好,結果寫成「大蘿蔔褲」。

回說「客途秋恨」,所記是中秋月夜睹物思人。『涼風有信』中的『信』字,是信實的意思。每年的中秋夜,就是會涼風颯爽,信守無欺。『秋月無邊』,則源自南宋朱熹〈六先生畫像贊.濂溪先生〉之『書不盡言,圖不盡意,風月無邊,庭草交翠』。『風月無邊』是朱熹稱贊周敦頤,風範如皎皎明月,漫無邊際,園庭風送,學生如沐,吹得綠草如茵。

但是騷人墨客,每每風花雪月,大多是談男歡女愛,「風月」二字如「風流」二字一樣,逐漸變色,『風月無邊』亦變得令人有遐思,以為有不盡的風流韻事。後來有人作拆字謎,謎面是「虫二」,打『風月無邊』。時至今日,可能會有很多人摸不著頭腦,「风月无边」怎會是「虫二」呢?可能用「乂二」他們會明白多些。文化流失,有無意,有刻意。

『涼風有信,秋月無邊』兩句,留白很多,其實是說,每年中秋月夜,都會涼風吹送,恪守誠信,但是,你與我定下盟約,為甚麼還不見你回來?今夜中秋,明月高掛,普照四方,無邊無際,我看見,你亦應該看見,大家同對一月,但是你究竟在何方呢?所以『涼風有信,秋月無邊』接下句,便是『思嬌情緒,好比渡日如年』。

文言文不只是一種與古人溝通的語言,用以了解古代社會,了解古代文化,同時,還是一種藝術,習慣寫字的人,掌握每一個用字,漸漸行文洗練,偶有拾得時,會不直訴衷腸,只意會文字之間,這便是詩意,而在此情形下,文與言必定會分開。若然用語體文來表達『涼風有信,秋月無邊』的含意,可能要用上數十字,且失去了原作所令人感受到的詩情畫意。

現在學生怕學文言文,在教學上,到底有沒有理解到文言文並不只是古文,而是有其文化上的功能呢?這是教的責任。若古文就只是古代文字,學生根本不知道學習古文要來做甚麼?就算學了幾篇範文,那又怎樣呢?文化斷層便就是這樣形成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6-29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秋月無邊說文言』

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書——政府須先建立「營生環境」

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

黃遠輝先生鈞監

敬啟者。近年香港因土地短缺成為社會嚴重關注話題,得政府成立小組作公開諮詢,幸甚。然而,自古以來,人賴土地以生存,土地是有關乎民生的一個整體用途觀。現致函  貴會,藉此溝通渠道,向政府傳達有關土地與民生重要關連性,期望政府從照顧民生的整體觀出發,來檢視土地用途,即以重振本土經濟與著重港人居住需求為首先考慮點。

這個便是「營生環境」觀念,香港目前逼切的問題不是單是討論土地供應,而應該是整體營生環境的討論。開發新土地是一個政治原則以及是一個政策性問題,並不是一個技術性問題。政府是一個平衡社會利益的角色,同時也是社會唯一擁有這平衡力量的權力中心,期望政府先致力為香港營造一個良好營生環境,賣地及出售政府資助房屋事宜容後再說。最後,若然港境現有陸地真的不敷建立營生環境之用,本會亦建議了兩處可供填海的位置,作補足之用。

這封信會引用一些古文,旨在說出社會整體生存的期望及施政方針古已有之,並非一時情急之說。請見諒。

 

  • 營生環境理念

《道德經》說『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』,讓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,便就是要營造好一個良好的營生環境。一個良好的營生環境,就是可以確保人人都有其謀生空間,這便是營生環境了。

建設營生環境,土地是具有一種可再生生產觀念的利用價值。〈管子。治國〉說『不生粟之國亡,粟生而死者霸,粟生而不死者王。粟也者,民之所歸也;粟也者,財之所歸也;粟也者,地之所歸也』。古代農業社會,務農與土地結下關係是必然的,在土地上耕耘而有產出,種出糧食養活人民,所以生產觀念直接與維生扯上關係。此處所謂『財』,是生產的意思,而非錢財之意,『粟』就是生產的成果,讓人民生活,生產的意義實際上是養活人命。同時,土地運用,年年耕作,年年有收成,這原來就是土地具有的一種可再生生產觀念。所以〈管子。重令〉說『民不務經產,則倉廩空虛,財用不足』,所謂『經產』,就是可讓人年年工作及有產出,可持續養活人命的意思,即確保每年工作量可支持當年一家生活,同時在社會分工下,每一種工種一年的工作量都應該能夠支持自己一家一年的生活。

現在雖然已經進入了科技新時代,不再是農業社會,生產方式已改變,但是人要生存及生活是沒有改變,人需要工作謀生的觀念是沒有改變,土地利用作『經產』,可讓人年年工作及有產出的理念亦應該不變。可惜很多人為因素,令到有些人的謀生權沒法得到保障,因而出現貧窮。政府關注『經產』觀念及營生環境觀念,前景才會明朗。

 

  • 「權力社會責任」主持公正

政治理念的根本,中華文化智慧早有說了,〈管子。法法〉說『政者正也』,『政』就是政權運用權力來維持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,『正善治』,『治』就是人人安居樂業社會安寧。老子說『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』,人人有可以安居的合理居所,有可以安穩生活的工作,社會才算是公平公正,這便是『以人為本』政治。

〈管子。小問〉說『澤命不渝,信也。非其所欲,勿施於人,仁也』。所謂『澤命不渝』,就是政權矢志不渝地保證人民活命。這『信』字,就是政權對人民生活保障的承諾。〈管子。小問〉接續說『信也者,民信之』,政權有保障,人民才信任政權。這政權保障人民生活的『信』,就是營造營生環境。而政權保障人民生活的能力就是『德』。換句話說,政權所要肩負的責任,就是要協助治下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及一家。政權的『德』用現代術語來表達,可稱為「權力社會責任」。這「權力社會責任」對於社會穩定是非常重要。

 

  • 回歸後營生環境一直受損

香港回歸後,歷屆政府施政都反影出營造良好營生環境理念不足,所以不發現有營造營生環境的土地利用價值觀念。政府只強調搞好營商環境,並把土地當作商品,發展商廈或私營物業,使營生環境受雙重破壞,原有營生環境不斷縮減,新開發土地空間的售價連帶租金則不斷上升,很多行業因承受不了貴租而結業。很多市民每月辛勞所得收入,佔大部分用作供樓或交租,相對投入經濟活動的開支大減。大量人依靠綜援渡日是不健康。

謀生空間減少及居住成本上升,就是破壞營生環境的表面原因,營生環境是一個根本性的道德檢討問題。現時營生環境不斷受到破壞和縮小,舊有營生環境因為重建,原有土地空間流入了市場,新開發土地亦流入市場,使營生環境所需空間全由業主形成的財權掌控著。這樣子,使合適及合理的謀生空間不斷減縮,本土經濟全由市場主導,變得行業範圍不斷收窄,個別行業膨脹,很多人要適應行業轉型,都變成只業於短暫的服務工種,難有長遠打算,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感到前路茫茫,不知前景。

 

  • 單是建設營商環境的再商榷

香港自回歸以來,政府都一直強調建立營商環境。營商環境是以商為本,即是以商企的生存為本,商企在法律上是沒有責任要養活所有人。經濟發展以商為本,並不等如帶來營生環境的建設。商業主導的市場,是強烈競爭性,是不斷有需求,土地若單是只滿足商業需求,根本沒法可以滿足。所以解決民生問題,必須提供足夠謀生空間,這便是營生環境概念了。不建設營生環境,營生環境不足使人沒法謀生所引出來的政治問題,永遠沒法解決。經濟用地用於發展經濟,並非只提供給商業用途興建商用樓,而是真正落實用作發展本土經濟。

 

  • 不善用土地帶來前景不明朗

香港經濟動力有所謂四大支柱六大產業,然而,四大支柱六大產業並不包括地產發展,地產發展並不是香港經濟支柱,卻因為長久以來土地及房屋政策出現偏差,致使樓價及物業租金異常不合理地偏高,嚴重影響其他產業發展的成本計算,嚴重損害營生環境,造成一種營生的壟斷。

事實上,政府已意識到樓市已呈不健康發展,所以才有加徵物業銷售稅(即所謂辣招)及提升政府資助房屋折扣等新措施,來約束樓市升勢。但政府亦身陷於樓市漩渦中,不能自拔,根本是沒法調整樓市。權力運用有陰陽兩種途徑,陽是用填塞法來遏抑,陰是用疏導法來紓解,自古以來,都是以疏為上策。

現時就算尋覓土地,都只是用作起房屋,完全沒有營生環境的概念。營生環境即是可讓人人謀生的環境,即是可讓人人工作,年年也有產出,讓人人可以生活,滿足生活與住的需求,養活人口才是土地的真正價值。房地產業產出所得的價錢只是炒賣而來,是虛假的。

除土地政策外,香港很多施政政策,都說明政府沒有營生環境概念。其一是一切基建,只方便營商環境,沒有營生環境概念。其二是一切政府社區建設,亦沒有營生環境概念在內。其三,因為商業主導經濟,政府所謂的人口政策,都旨在培訓合適及合資歷人材為商界財團服務,及指望外資來港投資。可惜,只營造營商環境,經濟發展權交與商權主導,只會權力旁落,受商權架空,新外資亦會望而卻步,變成一潭死水,這才是經濟前景不明朗的主因。

 

  • 土地的價值在於民生

對政權來說,土地的價值不是用市場商品角度看可變賣多少錢,而是在於土地運用於營造營生環境的養生能力。住屋需求與房產市場需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供求觀念。前者是生活必需,後者不是。最重要是土地是不能輸入的,所以必須要善用土地,這是政府的責任。

認識營生環境,才能了解實質所需土地用量,才認識土地在營造營生環境的價值。沒有清楚認識建設營生環境實質所需土地用量,根本不知所需,難談甚麼土地供應,不明白建設營生環境的土地用途,更難談甚麼填海。

沒有營造營生環境的土地價值觀念,沒有搞好民生的「權力社會責任」理念,沒有『以人為本』施政理念,沒有意識到樓市不斷創新高的惡性發展雖要調節,還不斷出售政府資助房屋,火上加油。政府資助房屋無論折扣多少,都是與市場掛勾,無法主動調制不斷惡化的市場,喪失政權調和社營會的主要功能和責任。

香港面對的是使用土地的原則問題,如何找尋土地只不過是技術問題。土地用於營造營生環境,這是一個維繫社會安寧的原則問題,同時,這不是一個短暫的眼前問題,是為後代設想的一個可持續發展問題。定了營生環境,確定營造營生環境的土地用途,城市規劃才有意義。現時的城市規劃,不察覺有營生環境概念在其中,只有按人口分佈而規劃各種基建、文康設施、民生服務設施、以及商業用地,這不是城規會的責任,而是政府施政原則問題。若政府不認識營生環境的重要,都把餘下大部分土地流入市場,由市場操控,政府便再沒有照顧民生的迴旋空間了。對於政權來說,成本效益計算,並非即時金錢計算,而是社會整體長遠利益計算,那就是全體市民的利益,也是下一代的利益。

 

  • 檢討住屋政策及土地政策

政府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,尋找新土地供應,事實上,若然施政『以人為本』,政府是有其土地運用的權力,根本無需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,而不是假手於市場。政府若然明白其社會責任,『政者正也』,施政在於主持公正,調和社會,而公正在於人人的謀生權都得到保障,明白土地價值在於建設營生環境,政府必然會得到全民支持,反之,政府只會越來越舉步維艱。

施政『以人為本』,這是一個原則問題。要是政府檢討施政原則,各在技術層面為政府把關的委員會,也應該會與『以人為本』施政原則一致。

a)重建問題

舊區重建是政府的責任,不應把市區重建局當作私人企業般看待,要市區重建局自負盈虧,追隨市場並以市場模式來看待重建,便只有隨波逐流。另外,樓市不受調節,除了造成前景不明朗外,很多人只會想像樓價不斷上升,收購價難以計算,令舊區業主感到參與重建隨時會得不償失,才使舊區業主不容易放出業權,使重建出現困難。所以,若要重建順利,只能由政府政策入手,穩定樓市,方可解決困難。

b)環保問題

若政府是履行其「權力社會責任」,真正施政『以人為本』,建設營生環境,必會得到全港市民支持,適量開發郊野公園及綠化地帶,環保團體亦會順著『以人為本』原則重新作考慮。新開發土地利用的目的若不明確是『以人為本』,不是用作建設營生環境,只是為發展商開發牟利土地資源,必會遇到重重阻力。

所謂土地供應緊絀,只是市場而言,香港可供使用的土地是足夠的,政府的社會位置應是立於市場之外,來看社會整體。政府必須重新重視土地在營造營生環境的價值,暫停出售土地及出售政府資助房屋,先營造營生環境及全面解決住屋問題,減弱急上車的心理作用,以穩定本土經濟來穩定樓市,才可釋放大量空置樓重回物業市場,更可釋放商人持有大量屯積的土地及棕地。而建設營生環境,仍要全面滿足住屋需求,仍會興建新建築物,不會打擊建造業。

同時,政府是時候要檢討公營房屋政策,檢討公屋的福利政策成份是否需要獨立出來,考慮公屋功能轉而用作調節市場。

在土地資源不足的情況下,政府只應有責任滿足住居需求,在未滿足前,是沒有任何責任再為市場提供新建築面積,這安排並沒有干預市場。

 

8) 建議新開發土地及填海海域

a)第一建議

市區方面,配合絕處逢生計劃,北大嶼山東涌至馬灣一段沿北大嶼山幹線之地鐵車廠上蓋,內至山腳,外至沿岸,甚至沿岸填海。這部分面積可約有油尖旺的總面積差不多,加上鄰近國際機場,可把北大嶼山發展成新商業區。

b)第二建議

檢討整個營生環境土地需求後,如有需要,第二片可填海的地方,位於吐露港赤門海峽鳳凰笏以內荔枝莊以外的海面地方,面積亦約有油尖旺的總面積差不多,這部分可發展成住宅區。海峽兩岸距離比船灣淡水湖的壩還短。可將船灣郊野公園及西貢郊野公園陸路連接起來,還有一主要功能,是把吐露港圍成另一個淡水湖,湖面面積有四個船灣淡水湖大,暫未知水深,未能估算蓄水量,日後再加上污水處理再用及適量海水化淡,可為香港供水作長遠打算,日後食水可望自給自足,不用再倚賴購買東江水或西江水。並且,更可充份發揮吐露湖及周圍郊野地區的旅遊條件,為香港旅遊業打一強心針。

 

《基本法》要求港人治港建立一個安定繁榮社會。社會安定繁榮,條件是人人安居樂業,而人人安居樂業的條件,是人人都能夠謀生及人人居住條件都得到滿足,這便是一個良好營生環境的概念。有一個良好的營生環境,人人才會安居樂業,社會才會安定繁榮。祝願香港社會早日回復健康,有一個良好營生環境,讓人人可以安居樂業,社會安寧。區區於是,聊表寸心。耑此

奉達

順頌秋祺

 

管子研究學會會長

曹鴻輝敬上

2018年9月22日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9-18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書——政府須先建立「營生環境」』

 

為香港把脈

作者:曹鴻輝

香港走上港人治港的路已二十年。二十年過去,香港有很多方面不斷創新高,財政儲備過萬億創新高,樓價創新高,但反影貧富懸殊情況的堅尼系數也創新高,最不堪的是,香港有那麼多錢,仍然由原來一個自立的城市,變身而成為一個倚賴的城市,前景越多越不明朗,而且社會民生問題越多越嚴重,社會撕裂變得激烈,政治爭拗不斷,民間更出現對抗性陣營。很多人都希望社會各方放下爭拗,集中解決經濟民生問題。但是,政治爭拗與經濟民生根本是糾纏不清,就像雞與雞蛋的關係,到底是有雞先抑或是有雞蛋先呢?有人說香港存在深層次矛盾,那麼這深層次矛盾到底是甚麼?是否需要靜下來看一看。

〈黃帝內經。脈度〉說『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;六府不合則留為癰。故邪在府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氣盛矣。陽氣太盛,則陰不利,陰脈不利則血留之,血留之則陰氣盛矣』。香港現時正是『五藏不和』、『七竅不通』、『六府不合』,我們需要為香港把脈,找出病灶,對症下藥,調和陰陽,調理身體,使香港回復健康,才可以有基礎談發展攪經濟攪民生。否則,病灶不明,空談經濟民生,都是徒然。

香港染病,用中醫角度來為香港把脈,便方便理解。〈黃帝內經。六微旨大論〉說『帝曰:何謂邪乎。歧伯曰:夫物之生從於化,物之極由乎變,變化之相薄,成敗之所由也』。香港社會的『邪』,就是地產市場,沒有節制地過度膨脹所致,由居住需求之『化』而『生』,由追求增值之『變』而『極』。地產市場的『極化』而造成社會壟斷。

香港經濟動力有所謂四大支柱六大產業,然而,四大支柱六大產業並不包括地產發展,地產發展並不是香港經濟支柱,卻因為長久以來土地及房屋政策出現偏差,致使樓價及物業租金異常不合理地偏高,嚴重影響其他產業發展的成本計算,嚴重損害營生環境,並繼而造成財權壟斷。

〈黃帝內經。脈度〉說『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;六府不合則留為癰。故邪在府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氣盛矣。陽氣太盛則陰不利,陰脈不利則血留之,血留之則陰氣盛矣』。地產市場『極化』壟斷社會,就是『邪在府』,造成脈胳不通『陽脈不和』,『陽脈不和則氣留之』,社會賴以養生的養份便不能暢通地輸送到每一個角落,『陽氣太盛,則陰不利』,使很多人得不到滋養,『陰脈不利則血留之』,因此而形成『癰』,出現各種社會問題。而整個病變由起首至成『癰』的過程中,最嚴重是政府的失誤,沒有『心』的思維,不能施政『以人為本』,做不到『樸散則為器,則為官長』,使『五藏不和』,不能好好發揮『官』功能,無法替社會內閱觀察社會問題先兆,繼而『七竅不通』,再不能外閱審視社會各種亂象,變成『物過而目不見,聲至而耳不聞』,有如目盲耳聾一般。

『官能』是一種失傳已久而又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。中國古代的陽陽理論,把社會比之於人體,在於人體而言,〈黃帝內經。官能〉說『明於五俞徐疾所在,屈伸出入,皆有條理。言陰與陽,合於五行,五藏六府,亦有所藏,四時八風,盡有陰陽。各得其位,合於明堂,各處色部,五藏六府』,人體內各個器官,都有其個別觀察功能,主要是觀察體內陰陽是否失衡,所謂『屈伸出入,皆有條理』,就是審察營養是否周行全身,社會亦然,『言陰與陽,合於五行,五藏六府,亦有所藏』,說明這些監察工作,就是『五藏六府』的職能。『各得其位,合於明堂,各處色部,五藏六府』,而各個器官,功能不一樣,各司其職。

在於社會而言,〈管子。心術上〉『心之在體,君之位也。九竅之有職,官之分也。耳目者,視聽之官也,心而無與視聽之事,則官得守其分矣。夫心有欲者,物過而目不見,聲至而耳不聞也,故曰:上離其道,下失其事』,『官能』就是觀察社會上陰陽失調的一種『官』功能,所謂社會上陰陽失調,就是指貧富懸殊。所謂『耳目者,視聽之官也』,『官』就像耳目一樣,觀察社會。社會失衡現象,要有『以人為本』的敏銳觸覺才可以注意到,否則,便會『物過而目不見,聲至而耳不聞也』。歸根究柢,都是領導的問題,領導思維『以人為本』,便會上行下效,否則,便會『上離其道,下失其事』,所以『君』的思維是非常重要,『君』要是『以人為本』,便可以領導官員理政,正如老子說『樸散則為器,則為官長』,這時候的政府,便可以做到〈管子。五行〉所說『然後具五官於六府也,五聲於六律也』。

香港有很多問題,已是習非成是。就拿儲備過多來說,已可以看出社會不寧的端倪。〈管子。權修〉說『凡牧民者,以其所積者食之,不可不審也。其積多者其食多,其積寡者其食寡,無積者不食。或有積而不食者,則民離上;有積多而食寡者,則民不力;有積寡而食多者,則民多軸;有無積而徒食者,則民偷幸;故離上不力,多軸偷幸,舉事不成』,便說明儲備與民力的關係,政權積財過度是有問題,『有積而不食者,則民離上;有積多而食寡者,則民不力』,政權積財太多,只反影出民間所得者少,人民就會有離心,就不會進取工作。

老子說『長而不宰』,政府並不是管家角色,量入為出的原則,不在於計算政府庫房收支平衡,而是要整個社會計算,這個出與入是否能夠促進財富在運轉中流遍社會每一個角落,否則,儲備無論過多過少都會產生社會問題,『故離上不力,多軸偷幸,舉事不成』,社會出現問題,施政必會出現困難,萬事不成。

老子說『聖人不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』,政權是不需要有大量積財,但就是要有生財能力,而這生財能力,是用來創造謀生機會,讓人民可以謀生生活,政權的生財能力越大,人民的獲益越多,民間獲得的財富越多,便越顯得政權越富有。香港市民無法全面自立謀生,政府縱然有萬億儲備又有何用。政權只要做到『以人為本』,藏富於民,社會就不會怨氣沖天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1-17登於《灼見名家》網頁,題為『為香港把脈

自立與教育

作者:曹鴻輝

在大自然中,自立是萬物最基本及最重要的生存方式。天地之間,大自然會營造出萬物可以生活及生存的空間和條件,讓萬物自立,讓萬物可以自食其力,與此同時,大自然是不會居功,不會藉此來管束和控制萬物如何活動和生活的。人類是所謂萬物之靈,乃萬物之一,理應同樣也要自立,也享有平等自由地生活的權利,這便是《道德經》說『道法自然』的人類自由平等原則了。

《道德經》說的『道法自然』,可是一種可讓人人自立的社會制度,其中所謂『道德』,最重要一點就是『遵道而貴德』,在於社會,即是「權力社會責任」保障「基本人權」。然而『道法自然』在於個人,當個人的「基本人權」受到保障之同時,他亦要負起應有『遵道而貴德』的社會責任,人人自立的機會受到保障,自己亦要負起自立的責任,自己享有的自由受到保障,亦有責任確保他人也享有同樣的自由,這亦是平等的基礎。簡單地說,即是自立是每一個人的權利也是責任。

在於教育,目的就是培育兒童及青少年自立。現今『學而優則士』式「教育」,原本只是過往朝廷挑選民間人才出士的辦法而已,最壞方面是完全沒有培育人自立的觀念。在香港,英治時代的會考,用意亦一樣,主要是吸納人才入職政府,五科合格只是入職基礎,根本不能作為評定接受教育的基準。

教育目的在於培育青少年成長自立,其中應有四個原則:一)培養謀生技能;二)培養吸收知識;三)培養獨立思考;四)培養投入社會時應有的社會意識。所謂『壯有所用』,成年自立,就是做一個有用的人。

吸收多少知識、思考力及社會意識都是不能用考試來評定,只有謀生技能才應該用考試來評定熟練程度,而偏偏現時中學階段教育並不重視謀生技能的培養。而大學與中學的目標根本不一樣,不應當作階段性連接,大學應該重回作為研究場所的功能,應該自行負責招生。

現行傳統『學而優則士』式教育觀念,一直都只是以服務政權為首要目的,從來沒有培養青少年自立理念,所以帶來不少問題,諸如學歷歧視、沒謀生技能等,而考試其實只是政權控制人民的手段,大大浪費了適齡學生真正求學的寶貴光陰。傳統儒家式「教育」,名義上是「教化」如何「做人」,實際適得其反,還帶來學歷歧視、知識歧視、尊卑歧視、雅俗歧視、職業歧視,難怪中國人的歧視觀念如此嚴重。

很多事情習以為常,『善復為妖』,情況轉變了也不自知。如免費教育,由政府撥出經費,看似福澤市民,但在管教的大前提下,發展至今,因為對資助的倚賴,教育制度反而變成政府控制市民的工具。我們應該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意義,擺脫學歷作為階級身份的觀念,擺脫考試作為平定等第的枷鎖,擺脫對政府資助的倚賴而招致政府的控制,擺脫學校就是對的的「正確」思想管教,讓年輕人能夠獨立思考,成長自立。這樣子,年輕人才會愉快學習,才會有自己的前途目標,才會有自己的人生規劃。

老子提出『道法治然』,主要是要求政權主理政事,像天地一樣,只在於營造營生環境,讓萬民可以自立生活,『衣養萬物而不為主』,讓人人自我負起養活自己及其家庭的責任,『百姓皆曰我自然』。學校是培育孩童成年成長的場所,亦應該同樣營造一個學習的營生環境,在一個自由空間中,培養學童有自立的意識和能力,這才是真正的『春風化雨』。

大自然中,萬物成長自立,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,這是萬物的生存權,人類亦應如此。那麼,教育應該在學生求學時期,就應該培育他們起碼的謀生技能。老子說『虛其心、實其腹、弱其志、強其骨』,我們要培青少年腳踏實地,要他們自少好好鍛煉謀生基本工夫,不要老是向他們灌輸高增值思想,不要老是向他們強調飛黃騰達的所謂成功。

同時,人是會一生不斷學習的,應該加強持續教育機會,在年輕人投入社會後,讓他們可以有加強專業、開拓新方向及新發展的機會。要是年輕人擁有謀生技能,有自立的本事,而社會上又確保有謀生空間,確保有新發展的機會,這樣子,年輕人便會自然地建立起自信,可以自立,根本沒有廢青這回事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6-29登於《灼見名家》網頁,題為『自立與教育

香港政治困局的深層次矛盾

作者:曹鴻輝

政治理念的根本,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早有說明,『政者正也』,『政』就是政權運用權力來維持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,『正善治』,『治』就是人人安居樂業社會安寧。老子說『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』,人人有可以安居的合理居所,有可以安穩生活的工作,社會才算是公平公正,這便是『以人為本』政治。『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』,讓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,便就是要營造好一個良好的營生環境。一個良好的營生環境,就是可以確保人人都有其謀生空間。

老子說『道生之,德蓄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』,就是說萬物之所以生長,是有賴一個生長環境,人類社會亦然,人類生活亦是需要有賴一個良好的謀生環境,大自然中萬物成長,有賴大自然營造環境,而人類社會,就要由政權去營造環境,這便是《道德經》所帶出的「權力社會責任」保障「基本人權」道理,即是『以人為本』施政方針。

可惜,從一眾官員說話中,「政治」兩字,只變成權力鬥爭的代名詞。香港特區政府施政,就是欠缺『以人為本』政治理念,只知政治就是權力,只知管理,老子說『長而不宰』,政府是要帶領人民生活,而不是只管理著一盤數,對社會發生的問題則置身事外。在不察資本主義的經濟理念出問題的前提下,特區政府只以為大興基建,攪好營商環境,經濟便會有起,民生問題便會解決。但是營商環境並不等如營生環境,在自由市場理念下,所謂攪經濟攪活營商環境,只有照顧大企業,並沒有攪活營生環境理念。要明白,自由市場發展至極端時,財權坐大,反而會不斷吞噬原有的營生環境,使市民賴以維生的謀生空間不斷萎縮,導致民不聊生,所以施政向商界傾斜就使人有官商勾結的感覺。

其實,特區政府堅守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原則,放縱了市場,變相使主理經濟民生的責任假手於財權,繼而變成對財權的倚賴,於是特區政府應有的公平施政權力便受到財權制肘甚至架空,無法再施為,正如管仲所說『二君二王』,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。政權擁有照顧社會的權力,在土地使用及經濟民生事務上,不應該向財權妥協,更不應該哀求,經濟不前的責任不應諉過於市場。政府的責任是要建立並確保一個人人都能謀生及生活的營生環境,而不是只是營造一個給商家謀財的營商環境。政府施政,責任是全力協助人民生活,並非全力協助財權賺錢,否則,政權反而變成財權的附庸。管仲說『非君之所賴也,君之所與』,政權是不須依賴財權,其實財權的財富根本是政府政策所造成,所以在社會『鈞羨不足』時,政府是有責任檢討自己的政策的。

老子說『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,孰知其極,其無正』,說社會問題惡化,主因是執政者施政不正,數千年來都是同一道理,施政者應該引以為誡。基本上,自回歸後具體政策之失誤,已廣為人談論,問題在於欠缺『以人為本』原則及沒有營造營生環境理念。特區政府從來沒有提出營生環境的討論、沒有定立營造營生環境的政策、沒有建設營生環境的議案提交與立法會,甚至可能沒有營生環境這一概念。

建制派不察資本主義的經濟理念漏洞問題,只有全力支持政府施政,空喊先攪好經濟民生事務,實際上適得其反,加劇社會矛盾,就算對特區政府施政有不滿,他們都要順從。泛民主派亦不察資本主義的經濟理念漏洞問題,沒有創立營生環境理念,只知爭取更多公帑支配權來支助弱勢社群,因而衝擊政權。事實上,就算泛民主派爭取得到政府同意,多些照顧弱勢社群,在沒有新經濟方向下,施政政策仍然只會原地踏步,公義一樣沒有著落。

回歸後,特區政府只著重營商環境而忽略營生環境的建設,使營生環境不斷受壓縮,使謀生空間及謀生機會不斷減少。弄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,年輕人越來越沒有前景,是不爭的事實,每年都有多個組織做調查分析,所得數據一直變差,可以說明一切。營生環境萎縮所帶來社會要承擔的社會成本,無法由營商環境所帶來的稅收可以補償。而同期間社會抗爭不斷升溫,與營生環境轉差貧富差距擴大有一致性發展,從回歸初時的議會內理性討論、非理性爭吵、吵鬧抗爭、搗亂性抗爭、議會內拉布,以至近年議會外街頭抗爭、衝擊立法會、在高官出席場合生事、佔領中環事件、以及新春旺角騷亂、本土意識抬頭,情況越來越嚴重,都是與民怨不斷加深成正比所致。

執掌政權的人其位置在社會中最特別,就是要負起照顧社會的責任,『政者正也』,施政必須公正,如何才算公正呢?就是社會各階層所有人都能夠生活,執政者最大的承諾就是確保社會所有人都能夠謀生,老子說『夫輕諾必寡信,多易必多難』,若然弄到民不聊生,人民無法生活,社會抗爭便會出現,若不從淺易初時解決,社會問題便會越演越烈,所以老子跟著說『是以聖人猶難之,故終無難矣』,真正的領導人會懂得從問題根本入手,馬上解決問題,便再沒有解決不了的社會問題了。

香港有必要重新深入了解民怨的深層原因,民怨惡化至社會抗爭,無非是為求公義,爭取社會能夠公平公正,那麼施政只要確保有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,挽回公義,民怨便會自然化解,抗爭亦會消失,這才是『挫其銳,解其紛』的態度。社會問題的根本,就是生活,所以老子說『報怨以德』,以履行「權力社會責任」來化解民怨,使人人都有謀生空間,人人都能生活,這樣才會社會安寧。

香港營生環境及謀生空間不足,是資本主義市場極化所導致,這才是社會不和的深層次矛盾,現在覺察了,便容易找方法解決。老子說『其政悶悶,其民淳淳』,要是政權施政『以人為本』,便不會有社會抗爭。同時,所有民怨的根本訴求是尋求公義,只要公義得到彰顯,民怨便會化解。以後評定政績,應該不再在於興建多少基建大工程,而在於人人均可以安居樂業的程度。談政績,甚麼基建甚麼措施都是假,人人可以安居樂業才是真。人人安居樂業,才會有真正的社會和諧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6-29登於《灼見名家》網頁,題為『香港政治困局的深層次矛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