粵語有助認識古代文化

Spread the love

作者:曹鴻輝

粵語歷史源遠流長,早已是已知的事實,都已視為常識,一般人不再多談。不過研究三代文化,面對簡潔行文,初時像是墮入五里迷霧中,卻有幸靈光閃出。筆者是地道的廣東人,察覺有些古文字表達方式或字義,竟有些像粵語,於是便從這方向出發,詳加觀察和分析,前路亦逐漸明朗。現在此略說一些梗概。

一)單字詞

自五四運動後,書面語逐漸普遍採用語體文,但一些傳統文化卻逐漸流失。語體文很多時習慣用雙字組合詞或多字組合詞來表達一個意念,發展下來,組合詞中的單字原意會漸漸埋沒,行文上亦會失去文字的組合自由。

中文古字創制,是一字一基本原意,再在不同情況的用法上,衍生出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層衍生意思。譬如『道德』一詞,現已習慣作組合詞用,作為行為規範的意思。事實上,『道』與『德』本是兩個獨立概念。『道』的最基本原意,是人意識所總結出的自然存在方式,而『德』是人從這自然存在方式中,領略出有利於生存的知識。歷史發展,『道』與『德』再衍生出養生、人際、社會、政治、經濟等不同層次的衍生意思。

香港一直是語文分家,書面語採用語體文的同時,幸好口語仍沿用粵語,粵語正保留著這種單字詞文化,方便擺脫組合詞的約束,在閱讀古文時,思考便靈活多了。

二)四聲詞類用法

漢字有平上去入四聲,粵語更有陰陽,平仄分作九聲。四聲平仄是很重要的中國文化傳統,慶幸粵語把這種重要文化保存下來。現今中文字的北方發音,除沒有了入聲外,平上去聲在一些文字上已改變了,至於粵語,四聲平仄大致上仍依舊沒變。所以廣東人依傳統韻目及平仄格式寫詩填詞,來得得心應手,因為這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但四聲的重要性,並非寫詩填詞,而是重要的一項文法內涵。口語是比文字更早的溝通工具。而人類互相之間溝通,表達一個完整意念,無論是哪一個民族文化,都是用一句完整句子來完成。英文或其他歐洲語言,具體整理出一套文法來,其實中文無論今文古文,同樣具有差不多一樣的文法,同樣有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代名詞、副詞,甚至主動被動詞,時態等,因為同一個意念,就應該會用同一個文法結構表達,不同民族只是用上不同文字形式表達而已。

中華民族在文字出現前的農業社會,生活已開始複雜,時人早已因為溝通而發展出一套語言來,只是在獨特的環境中,發展出一種一音一義的語言,在這基礎上,某一字所衍生出來的詞類轉變,便用四聲來表示。文字出現後,這種四聲轉化的文法法則仍然存在。而詞類四聲轉化,有些仍沿用同一文字,有些則會另創一字來表示。文字有文憲保存下來,而這套獨特的文法法則,文字上沒有附加標記,只用口語來保存。自清朝立國後,北方語系受到外來文化沖擊,這四聲轉化的文法法則已蕩然無存,只有其他語系的方言還保留著。這便是所謂文化痕跡了。粵語中,便發現很多這樣的字例,同一字的如下表1,不同字的如表2。

用作名詞(平聲) 用作動詞(去聲)
中央 中計,中箭
和平、祥和 和應
空間 間格,間諜
衣服 衣錦還鄉
數字三 三思而行
妻子 妻之
喪事 喪失
當然 當作
應該 反應
名稱 相稱

表1

用作名詞(平聲) 用作動詞(去聲)

表2

回顧歷史,當文字大行其道之後,便轉而著重文字溝通,這種四聲轉化的文法法則雖然仍有保存,但亦逐漸沒落,不再應用,甚至連一些古字原有的詞類轉變,也視而不見,字義因而流失,引起誤解。

如《道德經》63章『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』。當理解到春秋末封建制度下的社會狀況後,了解到這『怨』字不是指個人恩怨而是指民怨,而『德』字是指政權履行其照顧人民的社會責任,又其中所謂『小』,是指社會地位卑微的低下階層,『少』字是他們勞力所得少,才推斷出『大小多少』中的『大』字與『多』字是動詞。『大』是指提升當時低下階層的社會地位,消除階級觀念,邁向平等。『多』是指不再抽重稅,還原人民應有的那麼多的勞動所得。貫徹中國古代文化『德』字的「權力社會責任」理念。而『大小多少』一語若按慣用的形容詞來理解,『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』是沒法解得通順的。

三)保存古文字義

《道德經》16章有『萬物並作』,37章有『化而欲作』,到底這兩句中的『作』字作何解呢?粵語便有答案。這『作』字並不同於2章『萬物作焉而不辭』中解作勞動的『作』字,而是指「醞釀」。

粵語便有「作動」,指孕婦快要臨盤前的下盤陣痛,醞釀快要生產。「作病」,指身體開始感覺不息前的不舒服感覺。「作怪」,罵小孩子有些異常表現,可能會作出一些頑皮事來。「作死」,與「作怪」差不多,像在找死。

16章『萬物並作』是指作「前邏輯思考」開始時,心靜下來後,醞釀『沖氣』的過程,自然引導下意識訊息『氣』走進腦海。

古文中,『變』是指量變,『化』是指質變。37章的『化而欲作』,是指社會有跡象顯示壞的質變開始醞釀,下一句『吾鎮之以無名之樸』,便說在這時候,要作「前邏輯思考」,用創新思維來化解這種質變,讓社會回復自然狀態。因篇幅有限,下句留待日後再作詳解。

最後總結一句,認識到單字詞原則及四聲詞類用法後,便意識到了解上古時代文化,必須要將現代中文字用法的固執拆除,解開文字的束縛,才可方便閱讀古文真正所表達的意思。這便是老子所謂『致虛極,守靜篤』,排除固執,心靜下來後,由二維思考立體化,擴闊到三維思考,真正與古人溝通。

整個理解過程,都是用「前邏輯思考」靜心體會出來。本文指出的只是剛發現的一部分,可能還有未發現的仍隱藏在其中,這些隱藏的資訊便是『氣』。明白到這個道理,又怎可以隨便把方言毀諸一旦呢!

保留粵語,尊重方言,並不是一個感情的問題,而是一個很實在的文化傳承問題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5-06登於《眾新聞》網頁,題為『粵語有助認識古代文化』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