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香港把脈

Spread the love

作者:曹鴻輝

香港走上港人治港的路已二十年。二十年過去,香港有很多方面不斷創新高,財政儲備過萬億創新高,樓價創新高,但反影貧富懸殊情況的堅尼系數也創新高,最不堪的是,香港有那麼多錢,仍然由原來一個自立的城市,變身而成為一個倚賴的城市,前景越多越不明朗,而且社會民生問題越多越嚴重,社會撕裂變得激烈,政治爭拗不斷,民間更出現對抗性陣營。很多人都希望社會各方放下爭拗,集中解決經濟民生問題。但是,政治爭拗與經濟民生根本是糾纏不清,就像雞與雞蛋的關係,到底是有雞先抑或是有雞蛋先呢?有人說香港存在深層次矛盾,那麼這深層次矛盾到底是甚麼?是否需要靜下來看一看。

〈黃帝內經。脈度〉說『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;六府不合則留為癰。故邪在府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氣盛矣。陽氣太盛,則陰不利,陰脈不利則血留之,血留之則陰氣盛矣』。香港現時正是『五藏不和』、『七竅不通』、『六府不合』,我們需要為香港把脈,找出病灶,對症下藥,調和陰陽,調理身體,使香港回復健康,才可以有基礎談發展攪經濟攪民生。否則,病灶不明,空談經濟民生,都是徒然。

香港染病,用中醫角度來為香港把脈,便方便理解。〈黃帝內經。六微旨大論〉說『帝曰:何謂邪乎。歧伯曰:夫物之生從於化,物之極由乎變,變化之相薄,成敗之所由也』。香港社會的『邪』,就是地產市場,沒有節制地過度膨脹所致,由居住需求之『化』而『生』,由追求增值之『變』而『極』。地產市場的『極化』而造成社會壟斷。

香港經濟動力有所謂四大支柱六大產業,然而,四大支柱六大產業並不包括地產發展,地產發展並不是香港經濟支柱,卻因為長久以來土地及房屋政策出現偏差,致使樓價及物業租金異常不合理地偏高,嚴重影響其他產業發展的成本計算,嚴重損害營生環境,並繼而造成財權壟斷。

〈黃帝內經。脈度〉說『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;六府不合則留為癰。故邪在府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氣盛矣。陽氣太盛則陰不利,陰脈不利則血留之,血留之則陰氣盛矣』。地產市場『極化』壟斷社會,就是『邪在府』,造成脈胳不通『陽脈不和』,『陽脈不和則氣留之』,社會賴以養生的養份便不能暢通地輸送到每一個角落,『陽氣太盛,則陰不利』,使很多人得不到滋養,『陰脈不利則血留之』,因此而形成『癰』,出現各種社會問題。而整個病變由起首至成『癰』的過程中,最嚴重是政府的失誤,沒有『心』的思維,不能施政『以人為本』,做不到『樸散則為器,則為官長』,使『五藏不和』,不能好好發揮『官』功能,無法替社會內閱觀察社會問題先兆,繼而『七竅不通』,再不能外閱審視社會各種亂象,變成『物過而目不見,聲至而耳不聞』,有如目盲耳聾一般。

『官能』是一種失傳已久而又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。中國古代的陽陽理論,把社會比之於人體,在於人體而言,〈黃帝內經。官能〉說『明於五俞徐疾所在,屈伸出入,皆有條理。言陰與陽,合於五行,五藏六府,亦有所藏,四時八風,盡有陰陽。各得其位,合於明堂,各處色部,五藏六府』,人體內各個器官,都有其個別觀察功能,主要是觀察體內陰陽是否失衡,所謂『屈伸出入,皆有條理』,就是審察營養是否周行全身,社會亦然,『言陰與陽,合於五行,五藏六府,亦有所藏』,說明這些監察工作,就是『五藏六府』的職能。『各得其位,合於明堂,各處色部,五藏六府』,而各個器官,功能不一樣,各司其職。

在於社會而言,〈管子。心術上〉『心之在體,君之位也。九竅之有職,官之分也。耳目者,視聽之官也,心而無與視聽之事,則官得守其分矣。夫心有欲者,物過而目不見,聲至而耳不聞也,故曰:上離其道,下失其事』,『官能』就是觀察社會上陰陽失調的一種『官』功能,所謂社會上陰陽失調,就是指貧富懸殊。所謂『耳目者,視聽之官也』,『官』就像耳目一樣,觀察社會。社會失衡現象,要有『以人為本』的敏銳觸覺才可以注意到,否則,便會『物過而目不見,聲至而耳不聞也』。歸根究柢,都是領導的問題,領導思維『以人為本』,便會上行下效,否則,便會『上離其道,下失其事』,所以『君』的思維是非常重要,『君』要是『以人為本』,便可以領導官員理政,正如老子說『樸散則為器,則為官長』,這時候的政府,便可以做到〈管子。五行〉所說『然後具五官於六府也,五聲於六律也』。

香港有很多問題,已是習非成是。就拿儲備過多來說,已可以看出社會不寧的端倪。〈管子。權修〉說『凡牧民者,以其所積者食之,不可不審也。其積多者其食多,其積寡者其食寡,無積者不食。或有積而不食者,則民離上;有積多而食寡者,則民不力;有積寡而食多者,則民多軸;有無積而徒食者,則民偷幸;故離上不力,多軸偷幸,舉事不成』,便說明儲備與民力的關係,政權積財過度是有問題,『有積而不食者,則民離上;有積多而食寡者,則民不力』,政權積財太多,只反影出民間所得者少,人民就會有離心,就不會進取工作。

老子說『長而不宰』,政府並不是管家角色,量入為出的原則,不在於計算政府庫房收支平衡,而是要整個社會計算,這個出與入是否能夠促進財富在運轉中流遍社會每一個角落,否則,儲備無論過多過少都會產生社會問題,『故離上不力,多軸偷幸,舉事不成』,社會出現問題,施政必會出現困難,萬事不成。

老子說『聖人不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』,政權是不需要有大量積財,但就是要有生財能力,而這生財能力,是用來創造謀生機會,讓人民可以謀生生活,政權的生財能力越大,人民的獲益越多,民間獲得的財富越多,便越顯得政權越富有。香港市民無法全面自立謀生,政府縱然有萬億儲備又有何用。政權只要做到『以人為本』,藏富於民,社會就不會怨氣沖天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01-17登於《灼見名家》網頁,題為『為香港把脈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