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生環境與獅子山下精神

Spread the love

作者:曹鴻輝

我們現在間中會重提獅子山下精神,到底甚麼是獅子山下精神呢?所謂獅子山下精神,是沿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一套政府製作電視片集「獅子山下」,有別於太平山下的白領,主角德叔等是住在獅子山腳底下橫頭墈等地廉租屋的貧苦大眾,他們窮亦窮得有骨氣,不卑躬屈滕,不依附權貴,不怕惡勢力,誓死不低頭,打甩門牙和血吞,面對各種社會不公平之中掙紮求存,在艱苦中拚搏,是一個時代的寫照。

「獅子山下」這首歌的出現,已是1979年的事,那時香港經濟開始起飛,用歌聲寫下一筆,緬懷一下,「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」。而用血汗的一筆寫出來的,又是怎樣唱的呢?

在二次大戰後,西方社會經濟復蘇,生活物品需求甚殷,香港靠近西方社會,得著先機,憑廉價勞工走出一條路來。當年港英政府配合發展,基建方面,在原有商港的基礎下,興建貨櫃碼頭、擴建啟德機場、興建過海隧道、興建集體運輸系統、興建快速公路網、加強通訊設施、興建水塘、興建醫院等,民生方面,大量興建廉租屋、與廉租屋相鄰興建政府工廠區、興建社區設施、興建學校、推行普及教育等,同時亦方便私人發展,賣地興建工廠。當年港英政府算是為香港營造了一個良好營生環境,基本上做到〈管子。五輔〉所說包括『厚其生』、『輸之以財』、『遺之以利』、『寬其政』、『匡其急』、『振其窮』等『凡此六者,德之興也』的施政方針。上世紀60/70年代香港正就是有這樣的一個營生環境,香港人才有拚搏的機會。

〈管子。牧民〉說『凡有地牧民者,務在四時,守在倉廩,國多財,則遠者來,地辟舉,則民留處』,所謂『務在四時』,就是因應天時之利,所謂『地辟舉』,就是拓地利之財,所謂『國多財』,就是多生產機會。營造營生環境,用現代術語說,就是掌握大環境,開發小環境,從而創造足夠謀生空間及謀生機會,人人得以自食其力,有機會才會拚搏。這個就是管仲施政『以人為本』的理念內容。

因為大環境小環境並非不變,所以古代農業社會政權會對『務在四時』之慎重,經常觀察天時變化而作出適當回應,並再配合社會、土地、人口等的觀察,然後『地辟舉』,開闢土地及開發農作生產資源,務求人民整體都能夠生活。『牧民』的意思就是開發足夠土地,讓人民可以自由自在地謀生生活,來來去去都是指著『以人為本』施政理念。現在重提『牧民』觀念,當然不是要返回務農,而是指出政權有其「權力社會責任」為人民營造一個營生環境。

回顧香港60/70年代,留意當時港英政府的社會基建發展,的確有做到『務在四時,守在倉廩,國多財,則遠者來,地辟舉,則民留處』。當時香港有四百多萬人口,並不是一個小數目,但因應西方社會經濟復蘇,香港正好可以提供大量廉價勞工,且有深水港之利,一早已開發成地區航運中心,又因戰爭關係有大批實業家來到香港定居,在同一時間,根本沒有幾個國家或城市具備同樣條件。另一方面,大量開闢工廠區及興建廉租屋村與之相鄰配套發展,生產與人力資源配合,同時興建葵涌貨櫃碼頭及擴建啟德機場,向外加強航運貨運中心條件,交通方面,興建快速公路網,擴展城市發展至新界,配合建設衛星城市。回看當時這一切基建發展,都是十分恰當,沒有甚麼爭議,亦沒有人會爭議。當時在這天時地利人和下,造就了強勁的外向型經濟,香港人胼手胝足,賺的都是外來的錢,而不是「塘水滾塘魚」,人人能夠有機會謀生自立,真正的「獅子山下」曲譜是這樣譜成。

當時,香港並不倚賴樓市,賣地只是適可而止,足夠維持社會營運開支便算了,所以庫房只維持一個健康的低水平,並沒有像現在出現超大額數字,真正做到藏富於民,雖然當時已開始增加社會福利,但在人人有機會自立之下,一般人並不稀罕。當年一般人生活並不奢華,但是大多已感到富足,人人都只有勤奮工作,正就是老子所說『萬物作焉而不辭』。

上世紀80年代初,在國內經濟開放政策之下,吸引了不少香港廠商回國內設廠,自行放棄本地的營生環境,港人回內地設廠做生意,賺回第一桶金,開始刺激本地樓市,香港亦開始走入了邪門,已敲響警鐘。那時港英政府進入夕陽階段,難為香港作長遠打算。

回歸前港商回到國內設廠,帶來反效果,使香港營生環境不斷萎縮,而新興行業如服務行業等無法填補空間,在樓市熾熱的同時,港人轉而向謀取快錢方面發展。回歸後,特區政府只向錢看,先讓部分港人先富起來,只著重建立營商環境,這樣子,政策便只有向財權傾斜,把民生責任交托予財權主導的市場,香港原有的營生空間繼續不斷受破壞,香港人的自立空間不斷受侵蝕,逐漸使香港人無法自立,連帶香港亦無法自立,使香港變成倚賴,要伸手拿政策,被嘲笑被邊緣化。

其實香港GDP每年都增長,2017年有2.66萬億港元,為何還有經濟前景不明朗之嘆呢?不能全賴在世界經濟前景不明朗這理由上,個別地方總有個別地方的條件及發展。一切靠市場主導,但又沒有龍頭產業間接帶動建立營生環境,土地開發只集中房地產發展,小企謀生空間被操控在地產商手裡,整個社會的經濟才變得沒有根一般。

管仲說『務在四時,守在倉廩,國多財,則遠者來,地辟舉,則民留處』,除了突出「權力社會責任」外,還意味政權更要獨具慧眼,有生產及創新思維,能夠創造生機,才能夠營造「營生環境」,讓人人可以謀生,人人看見有謀生機會才會拚搏。香港現在要配合大灣區發展,政府只期望藉此可以讓港企到大灣區其他地方營商,期望剩餘人移居內地。到底大灣區發展如何為香港帶來本土就業機會,再深入認識大環境小環境的潛在優勢,如何為香港重建一個營生環境,才是命題。

 

註:原文於2018-6-29登於《灼見名家》網頁,題為『營生環境與獅子山下精神』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